黔东南州精品农业跃势而上
文章来源:贵州日报 作者:吴静秋 发布时间:2015/4/21

     美丽贵州省黔东南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,辖区森林茂密、河流密布、空气清新……这些后工业时代日益稀缺的资源是发展精品农业的傲人资本。如今,该州大交通格局基本成型,通江达海的便利物流推动着精品农业飞速发展,日渐成为当地富民新兴产业。

  六大特色产业竞红赛绿

  麻江的蓝莓花开了,雷山的春茶进入了市场,施秉种植太子参的药农忙碌了起来……春暖花开的季节,黔东南州各地欣欣向荣,六大特色农业齐竞秀,喜悦的笑容在农民的脸上绽放。

  据黔东南州农委总农艺师杨洵介绍,该州从2013年开始,将蔬菜、蓝莓、茶叶、中药材、香猪、烤烟明确为重点建设的六大特色农业。经过两年来的发展,六大重点产业生产规模迅速扩大,产加销体系不断完善,全州农业产业化呈现快速发展势头。

  作为传统特色产业,黔东南州蔬菜种植面积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。2014年,全州蔬菜种植面积达208.68万亩左右,建成商品蔬菜基地67.3万亩,产值43.36亿元。全州以产销果品、蔬菜、西瓜经营为主的经济组织达164家,龙头企业、农民合作社主导兴建的果蔬产业化基地10.69万亩,投入专项资金2.89亿元,实现鲜果、鲜菜上市总量19.09万吨,创造产值6.01亿元,取得利润3.58亿元。

  近年来,被誉为“世界水果之王”的蓝莓也备受消费者青睐,黔东南州加大发展力度。目前,该州蓝莓累计种植面积达12.8万亩,其中挂果面积在3万亩以上,是全国最大的蓝莓人工种植基地之一。全州共有蓝莓育苗企业10家,年育苗能力达1000万株以上;种植企业55家、合作社14家、散户800余户,加工企业11家,蓝莓红酒及蒸馏酒产量达60多吨,蓝莓果汁产量达100吨。

  时下,正值采茶繁忙季节,在黔东南州各地茶场里,身着民族服饰的采茶女身背小竹篓,穿行于茶树之间。作为该州的特色产业,茶产业发展势头迅猛,目前全州茶叶种植总面积达63.69万亩,投产茶园33.45万亩,通过标准化认定茶园25.72万亩。在304家茶叶企业、99个茶业专业合作社、5783个15亩以上的茶叶家庭农场的带动下,2014年,全州茶叶产量1.72万吨,总产值12.13亿元。

  黔东南州素有“天然药库”、“苗侗药都”之称,因其独特的地理条件和生态环境,孕育了优质、丰富的中药材品种和资源,并有着传统的中药材种植历史,形成了以施秉、黄平为中心的太子参产业带,以剑河、锦屏、黎平为中心的钩藤产业带,以黎平为中心的香药、白芨、茯苓产业带,以雷山为中心的乌杆天麻、淫羊藿产业带。目前,全州中药材种植面积56万亩,建成省级中药材示范园区3个,种子种苗繁育基地7个,注册中药民族药企业52家,中药材农民专业合作社131家。太子参、何首乌、头花蓼、淫羊藿四个品种已通过国家GAP认证,剑河钩藤、施秉太子参、施秉头花蓼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。

  该州月亮山一带的香猪,具有“体型矮小、肉质香嫩、基因纯合、纯净无污染”等特点,深受广东、港澳台地区和东南亚等国内外消费者的欢迎,特别是主产地从江的香猪,已先后获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证书、从江香猪原产地证明商标,从江香猪产业园区已被列为“贵州省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”、“第八批国家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区”。去年,全州存栏香猪61.27万头,完成出栏46.43万头,肉产量6965吨,产值2.78亿元。

  烤烟是黔东南州覆盖面最广的特色产业之一,去年全州烤烟种植面积达到24万亩,涉及10个县市、67个乡镇、432个村,共收购烟叶41.7万担。全州已建成施秉白垛、施秉牛大场、麻江杏山等8个基地单元,分别供应云南中烟红塔山品牌、河南中烟黄金叶品牌、浙江中烟利群品牌、贵州中烟贵烟品牌和深圳烟草双喜·好日子品牌,基地单元烟叶供应量40万担左右。

  产业化、规模化发展的特色产业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。去年,该州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139元,同比增长14.7%,提前完成了“十二五”规划目标,增速位居全省第一。

  今年,该州在发展六大产业的同时,为更好地加快农业转型和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,又制定规划重点实施100万亩商品蔬菜种植工程、100万亩精品水果种植工程、100万亩中药材种植工程、100万亩高标准木本油料作物种植工程、100万亩稻(荷)鱼生态种养工程和100万头规模特色养殖工程的“六个百万工程”。到2020年,“6个100万”工程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分别达到100万规模,通过大力实施山地高效现代农业,把该州建成种养结合、特色鲜明的绿色、有机农产品大州。